網頁設計

健康資訊

腎臟鹿角形結石的剋星--腎臟鏡手術
2013

腎臟鹿角形結石的剋星--腎臟鏡手術

高雄附醫泌尿科    葉信志 主治醫師(大同院區)

王女士79歲,步入診間時表情痛苦,主訴兩側腰痛已多日,且有發燒、解尿疼痛等現象,經X光檢查發現有雙側的尿路結石,尤其左側是完整的腎臟鹿角形結石。經抗生素控制感染後,病人接受了腎臟鏡手術將結石清除,終於不再有腰痛與排尿不適的症狀了。另一位69歲的陳女士同樣是因反覆的尿路感染導致持續的排尿症狀,X光檢查呈現雙側大型的腎結石(圖一 ),直到接受了兩側的腎臟鏡手術才獲得改善。
腎臟鹿角形結石指的是從腎盂伸展到腎盞的巨大結石,因狀似鹿角而得名。大部分的鹿角結石成份都是磷酸氨鎂,少數胱氨酸、單水草酸鈣或尿酸也可能形成鹿角狀的結石。磷酸胺氨鎂是俗稱的感染性結石,當可以分解尿素的細菌造成泌尿道感染,會產生氨(阿摩尼亞)並鹼化尿液,一旦尿液的pH值超過7.2加上大量的氨,便可能造成磷酸氨鎂的沈澱與結晶。尿路結石的發生率是男多於女,但腎臟鹿角形結石卻是女性較多,原因是女性比男性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進而導致感染性結石的機會上升。感染性的腎臟鹿角形結石可能會表現急性腎盂腎炎的症狀,如高燒、發冷、腰痛、解尿不適、頻尿、尿液混濁等,但也可能呈現疲倦、食慾不振、虛弱等不舒服的慢性症狀。
腎臟鹿角形結石若是不積極處理的話,會導致腎功能喪失,在醫療不發達的年代,死亡率可以高達30%。在過去,腎臟鹿角形結石通常需要開一道15至20公分的傷口,再切開腎臟才能取出石頭,經皮腎臟鏡取石的發展,讓病人可以免去傳統手術之苦。腎臟鏡能夠有效清除結石,病人的恢復速度較快,較快回到工作崗位,住院天數、手術時間及輸血量也都明顯降低。在腎臟鏡手術取出大部分的結石後,對於剩下無法找到通道的腎盞結石或是殘餘的結石碎片,再輔以體外震波碎石術或是另一次的腎臟鏡來治療。
根據美國泌尿協會腎結石委員會的建議,傳統開刀或是體外震波碎石術不應做為腎臟鹿角形結石的第一線治療,不過也有少數例外。如果病人的結石體積小,而且腎臟構造正常時,可以考慮震波碎石術;若是預期需要做許多次的腎臟鏡手術才能清除結石時,傳統開刀取石手術是另一個選項;若是腎臟鹿角形結石鹿角結石已經讓該側腎臟功能幾近喪失者,則傾向直接做全腎切除手術。
事實上,除了腎臟鹿角形結石之外,腎臟鏡取石也是較大或複雜性腎結石的最佳選擇。1至2公分的腎結石,雖然震波碎石常是第一線的治療,但若結石位在下腎盞,便應視情況考慮做腎臟鏡手術。2公分以上的腎結石,震波碎石的成功率明顯降低,併發症的機會亦隨之提高,因此腎臟鏡手術便成為治療首選。手術的禁忌症包括未矯正的出血傾向(手術恐造成難以控制的出血)、進展中的泌尿道感染(可能造成敗血症)、及過度肥胖(腎臟鏡需經皮穿入,若長度不夠將無法取石)等。此外,在腎盞憩室結石、體積較大的腎盂輸尿管交界結石和接近腎盂的上段輸尿管結石,腎臟鏡手術都能夠處理並有很高的成功率,在手術器械日益精進的今日,巨大或複雜的結石病人將能夠獲得最適當的治療。


轉載: 高雄附醫葉信志 主治醫師(大同院區)

疑似攝護腺癌患者,請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