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攝護腺癌的分期
攝護腺癌的臨床T期仍依肛門指診 (DRE) 來評估腫瘤是否於攝護腺被膜內 (T1, T2) 或超出被膜 (T3,T4) , 攝護腺癌目前常用為2002 AJCC與UICC版本及2002 AJCC版本 TNM system。
攝護腺癌的分期
攝護腺癌的臨床分期仍使用TNM分期,不過攝護腺癌與其他腫瘤不同的是T期依肛門指診 (DRE) 來評估腫瘤是否於攝護腺被膜內 (T1, T2) 或超出被膜 (T3,T4) , 攝護腺癌目前常用為2002 AJCC與UICC版本及2002 AJCC版本 TNM system。
第四期 (T4)
攝護腺癌風險度的評估
攝護腺癌風險度最早由 Damigo提出 , 依臨床分期、PSA值和切片的格里森級數,將病人依指引所定分成低危險, 中度及高風險等三級. 為大家廣泛使用. 後來美國國家整合癌病網路工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rok, 簡稱NCCN) 將此一風險度的評估分成下列五級:
非常低風險度 Very low risk: cT1c, Gleason 6 or <66, Psa <10 ng/ml. < 3 postive biopsy cores and <50 % of cancer in any core, PSA density <0.15,
低風險度Low risk :cT1-T2a and Gleason core 2-6 and PSA < 10 ng/mL
中風險度 Intermediate risk: cT2b-T2c or Gleason score 7 or PSA 10-20 ng/mL
高風險度 High risk :cT3a or Gleason score 8-10 or PSA > 20 ng/mL
非常高風險度 Very high risk Locally advanced or T3b-T4
對於新診斷之攝護腺癌,與病人一起討論治療計畫時,醫師必須依病人癌病的臨床分期、PSA值和切片的格里森分數,將病人依指引所定分成低風險族群、中度風險群及高風險族群,以做為治療計畫選擇的參考。風險度之評估可以提供攝護腺根除手術後PSA值之復發率及術後因攝護腺癌而死亡的可能機率。譬如低風險族群的病人之攝護腺癌,屬於癌體積小、癌生長惡化速度較遲緩,對於餘命不長的病人,採不積極治療的方式亦是一合理的選擇.以生活品質做優先的考量積極監視。但是對於較年輕、餘命長的高風險族群,可能更需要積極或以較徹底的手術治療,病人癌病的控制為優先的考量。
預測治療結果的楊氏列線圖(Yangs Nomogram)
病人決定接受局部積極治療前,須先了解治療後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後遺症)外,亦須了解治療在後有關疾病控制的預後情形。攝護腺癌 Nomogram (列線圖) 是以病人的PSA值、格里森分數及臨床分期為基本回歸推算出的手術後預言病理結果的可能率,包括可能淋巴結轉移、儲精囊侵犯、及侵犯至包膜外的預測機率;術前列線圖亦可提供病患及手術醫師做為個別量身的計畫性手術治療參考。如果預估病患淋巴轉移的機率相當低或幾乎零,則淋巴結的摘除術可以免除;如果預估病患淋巴轉移的機率高,則採行廣泛淋巴結切除;如果預估病患攝護腺癌侵犯至包膜外的機會高,則神經血管保留手術就要特別小心,避免保留陽性切片側的神經血管束,可減少癌細胞的遺留。 術後PSA無復發率都取決於手術後病理發現結果。
Partin和Kattan 列線圖應用於攝護腺手術後預言較詳細的病理結果,目前被普遍使用而且獲得正面的贊同。然而這些都是以西洋人為基礎的列線圖之應用,對於亞洲人的使用則尚未驗証。 近20年來台中榮總與中國附醫泌尿部已完成超過1200例攝護腺癌根除術,而楊啟瑞醫師與其研究團隊已將其中1032例為T1、T2期的病例整理出來,完成可以代表台灣人的攝護腺癌列線圖(nomogram),如此可以在病人治療前更準確地預估「術後病理會出現有關淋巴腺轉移,侵犯儲精囊、侵犯超出莢膜發生的可能機率」。